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综合,日韩av有码无码不卡五区,亚洲精品视频播放,自偷自拍日韩

金融街(海倫)中心

Financial Stree Hailun Center

軌道交通10號線海倫路站地塊綜合開發項目,即金融街(海倫)中心(以下簡稱“海倫中心”),位于上海市虹口區海倫路、四平路交匯處,是軌道交通4號線、10號線換乘站上蓋的大型商務綜合體。項目用地面積28,10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68,925平方米,其中地上115,067平方米,地下53,858平方米。

項目自2013年起,歷時5年的施工建設,于2017年9月順利竣工,已成為虹口區的標志性建筑。

區位優勢

基地的交通區位具有極大的優勢,鄰近人民廣場、外灘和浦東陸家嘴金融區,且交通連接性非常好——坐落于兩條地鐵交匯處,其中10號線被稱為上海的“黃金走廊”, 4號線則是環狀線,溝通了浦東和浦西。軌道交通的先天優勢促使基地成為一個完美的交通樞紐。

建筑形態

本設計將建筑作為一種獨特而鮮明的產品來設計。基于以下三個原則,提出了一種新的混合使用方案的設計模式。

① 城市滲透性:最大化基地內的到達性和連接性;

② 創造個體形象:引入“單體式”群體建筑概念,并具有功能上的靈活性;

③ 強調垂直向性:通過場地豎向設計,使城市群體建筑既相互連接,又相對分區,營造核心的導向性。

項目基地大致呈矩形,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40 米。由于基地下方是地鐵10號線與地鐵4號線的海倫路換乘站點,4號線在基地中部橫穿,且埋深較淺,其站廳層凸出地面2.5米,造成了基地空間上的南北分區。如何實現一個完整的體量成為設計的挑戰,最終設計通過跨越式的體量將坐落在地鐵兩側的建筑連接起來。

整個建筑群由一棟布置在南側的130米高33層的辦公塔樓和位于中部、北部的附屬裙房組成。裙房相互連接又相互獨立,從視覺上營造群體式樓宇的視覺形象,以獲得更怡人的城市尺度。

項目的主軸線平行于地鐵4號線展開,強化了辦公塔樓和商業/辦公小型樓宇間公共街道的方向性。同時,在保持和地鐵之間有清晰安全的結構關系的情況下,地下停車和地面功能保障了多功能用途組織的靈活性和邏輯性。

立面設計

立面的總體設計概念是將不同的體量和功能通過具有表現力和美學的立面整合在一起。

塔樓立面:采用標準化單元系統,標準單元由遮陽和不透明板材組成。其材料和幾何性使得它具有靈活性,同時在塔樓平面一周的不同位置和角度具有不同的性能表現。因此,在塔樓朝南的立面上將配置更大面積的不透明板,而在朝北的部分,縮小透明板的面積,以保證室內功能運轉的平衡所需要的光線。

塔樓和裙房立面的不透明板采用兩種顏色,不論有無陽光照射,都會營造出有陰影的視覺效果。

裙房立面:采用半標準化的預制單元系統。由于裙房的比例、尺度、豎向剖面和塔樓的立面不同,這一系統旨在減小立面構件的高度。于是整個系統由一系列橫向和豎向主體結構框架構成,之后再將預制單元框架安裝到該結構框架上。這一系統同樣由采光窗和不透明板組成。

底層商業立面:由玻璃幕墻組成,最大化的采用透明玻璃,對外強調商業櫥窗。

結構設計難點

鄰地鐵車站工程的基礎設計及沉降耦合控制

由于項目位于上海軟土地區,所處地層基本為壓縮性大、抗剪強度底,飽和含水流塑或軟塑土層,且緊鄰上海已運營的4號線和10號線地鐵車站、10號線地下主變電站和電纜通道,結構設計除考慮基礎差異沉降控制外,還需考慮工后沉降將對地鐵車站產生的附加變形影響,對其影響進行計算分析,并根據計算結果采取技術措施,最大程度的減少對地鐵的附加變形影響。

樓面鋼梁開洞設計

南地塊塔樓樓層梁采用H型鋼梁,框架主梁兩側與豎向構件剛性連接,次梁與核心筒鉸接。考慮建筑功能布置及滿足樓層建筑凈高的要求,塔樓標準層主梁、次梁均采用梁上開洞的方式,預留設備管線通過,樓層建筑凈高約增加了250mm,最大限度的滿足了樓層建筑凈高的要求。

與地鐵站的融合

與兩條軌道交通相關的地鐵出入口、殘疾人電梯、風井、冷卻塔以及變電站設施等構筑物給新建筑的設計帶來了諸多制約因素。本設計通過對表皮、圍護的重新設計將它們融入景觀設計中,同時盡可能地減少對它們的結構性改動或移動。

設計對西北角臨四平路天水路及東南角臨同嘉路的兩個地鐵口完全保留,不做任何改動,僅對其頂棚進行重新設計,使其形式語言和場地整體設計和諧。西南角臨四平路的地鐵出口向南微調,移動約兩米,但仍保留原有出入口寬度和消防通道,出入口頂棚也結合景觀進行設計。場地東北角臨同嘉路的出入口由原有位置移動到建筑內部,利用建筑立面對其形象進行整合。同時,設計對大部分風井等設備都做了保留,僅通過圍墻的設計使它們融入景觀中。

海倫中心項目自設計施工以來,榮獲多項榮譽,包括:全國綠色施工示范工地、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競賽優秀集體、虹口區文明工地、虹口區綠色施工、LEED金獎。

項目順利竣工后,已正式運營一年時間,在服務入駐商鋪、辦公人員的同時,也向消費者、社區居民等開放。伴隨著周邊地塊的經濟發展與資金匯集,項目逐步成為工作、休閑、娛樂、思想、物品與資本交流的活力區域。